发布时间:2024-05-15 13:24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树立大食物观对于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在全球化与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对于解决好吃饭问题至关重要的我国食业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从宏观视角来看,用科技创新向多维空间要“增量”,这亦是树立大食物观的付诸与执行。
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在《摆脱贫困》中提出:“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树立大食物观。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树立大食物观”作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今年3月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刻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指引食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
大食物观具有丰富内涵,概括地说,就是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顺应人民群众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大食物观不仅仅关注食物的数量和种类,更强调食物的营养、安全、可持续性以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深远影响。
大食物观要求营养为本,满足多元需求。食业发展必须以营养为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已从单纯的“吃饱”转向“吃好”。从东北林海到黄土高原,从秦巴山区到乌蒙山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大食物”,为的是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足、更加丰富多样、营养健康的食物,为的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食业应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营养食品,满足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同时,加强食品营养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营养健康意识,让营养成为食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大食物观要求安全至上,筑牢食品安全防线。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是食业发展的底线。对食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连用四个“最”:“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大食物观要求食业必须严格把控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同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让食品安全成为食业发展的坚固防线。
大食物观要求可持续发展,守护绿水青山。食业发展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大食物观强调以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式利用生产资源,更多运用科技和先进装备,鼓励食业采用环保的生产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倡导绿色消费理念,让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更加关注其环保属性。只有这样,食业才能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大食物观要求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进步是推动食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树立大食物观的理念,就必须走科技创新这一条必由之路。从宏观视角来看,用科技创新向多维空间要“增量”,这亦是树立大食物观的付诸与执行。大食物观要求食业加强科技创新,提高食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推动食品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更多的食品科技人才,为食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大食物观要求国际合作,共享发展机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食业发展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大食物观讲究的是大格局和全球视野,要以开放为手段,统筹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食物领域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构筑起大食物保障体系。大食物观鼓励食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食品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推动中国食品“走出去”,提升中国食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实现食业发展的互利共赢。
践行大食物观是观念的变革、空间的拓展、资源的挖掘,更是指引食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历史的必然。站在新的历史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高瞻远瞩地作出“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论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美味的食品,共同守护人类健康和地球家园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