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1 13:22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可持续饮食是一种综合考虑健康、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的饮食方式,它被广泛认为是解决营养、环境和经济三难困境的关键,这对我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说尤为重要。近日,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动物食物与营养政策研究团队在《清洁生产杂志》上发表研究文章,揭示了营养导向下我国居民饮食转变的环境效益。研究坚持营养优化为第一原则,在考虑环境影响、经济支出和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开展了分省份的居民饮食优化及效益评估,对推动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饮食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居民饮食与资源环境和营养健康密切相关。在资源环境方面,食物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生产人类所需的食物需要使用大量且不断增加的资源,包括水、土地和含氮磷化肥。在营养健康方面,“隐性饥饿”人群数量在我国超过3亿,不合理膳食引发的疾病也呈快速增长态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21年,我国主食的消费量下降了36.9%,而肉、蛋、奶、鱼和海鲜的消费量分别增长了44.7%、39.9%、406.4%和67.6%。尽管同期人口增长有所放缓,但是这些饮食模式的转变依然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同时,受资源和环境制约,我国食物生产压力较大,食物供求偏紧的局面将长期存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2亩左右,只有美国的六分之一、欧盟的三分之一。农业是水资源消耗最多的领域,我国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62%。作为世界上淡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压力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平均水平的两倍。
此外,膳食不合理造成慢性病高发。不健康的饮食已经成为我国疾病和死亡发生的主要原因。我国人口超重和肥胖率分别达到34.3%和16.4%,全国成人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分别为27.5%、11.9%和8.2%。全球已有超20亿人处于“隐性饥饿”,“隐性饥饿”对我国3亿国人的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动物食物与营养政策中心主任程广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鉴于这些日益增加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以及饮食相关疾病的巨大负担,国人的饮食结构转变非常必要。
以营养为导向优化各省饮食结构
“饮食结构的转变要以营养为第一原则,同时综合资源、环境及经济等多重因素。”程广燕强调,研究通过建立分省份的饮食优化模型,首次从省级层面开展了饮食优化及效益评估,为分地区的饮食结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食物消费现状发现,我国居民饮食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例如,华北地区谷物、蔬果、鸡蛋的消费量更高,禽肉、水产品以及食用油的消费量相对较低;东北地区食用油消费量最高;西北地区薯类消费量最高;华南地区的禽肉和水产品消费量最高。从营养角度看,居民营养状况良好,但微量元素缺乏问题较为普遍,如钙的满足率最低(48.5%),其次是维生素A(70.1%)、镁(87.5%)。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居民每日从食物中摄入的膳食纤维仅有推荐量的七成。从区域上看,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营养素满足率更高,而西部地区的营养素满足率较低。从环境足迹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环境足迹更高,而内陆地区和西南地区的环境足迹较低。
基于上述现状进行饮食优化,虽然所需食物摄入量的变化具有高度的省份特异性,但从总体上看,均需要减少肉类、谷物和食用油的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豆类、薯类和奶类的摄入量。
研究揭示,在满足每日必需营养素推荐摄入量且不超过当前食品支出的情况下,所有地区都能实现可持续饮食转变。同时,各省的饮食转变可使中国食品消费的碳、水、土地、氮和磷等足迹分别减少9.5%—25.3%、10.7%—19.1%、22.4%—32.9%、30.8%—40.2%和21.4%—34.5%。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饮食优化,西藏是环境足迹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水、土地、氮、磷等足迹均可减少一半以上,但优化后的饮食与当前饮食差异较大,这说明了特定地区饮食习惯与饮食转变效益之间存在权衡。与之相比,北京和上海不仅实现了环境足迹的大幅减少,而且优化后的饮食与当前饮食差异较小。这说明在北京和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优化后的饮食更符合当地饮食习惯,推行饮食转变具有较大潜力。
“以往我国大多数饮食优化相关研究都是在国家层面进行,很少考虑省级差异的饮食优化研究。”程广燕表示,这项研究结果强调了省级饮食优化的重要性,可以极大地提高可持续饮食转型的接受度和可行性,指导个人改变他们的食物消费行为,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适合区域饮食习惯的食物政策。
多措并举引导食物消费结构转变
推广可持续饮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推动饮食结构优化和引导食物消费结构转变方面,程广燕提出了几点建议。
进一步优化国家膳食指南:结合中国人群的饮食习惯,制定针对特定区域的饮食指南;在考虑营养健康的前提下,将饮食的环境可持续性纳入膳食指南。
强化政策激励导向:可以尝试对肉类、食用油等消费品制定一些限制性政策,对乳制品、蔬菜、水果等消费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从政策层面引导食物消费结构转变。
发展营养导向型农业:在生产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营养导向为理念,以资源禀赋为出发点,加快食物系统转型,推进营养导向型生产体系、加工体系和消费体系建设,提高优质农产品供给。
加强居民食物消费监测:从消费端切入,跟踪居民食物消费现状与趋势,总结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时空特征及规律,密切关注居民饮食新变化。
推广营养标签制度:将营养标签使用范围进一步拓展到生鲜农产品、外卖类食品等,以鼓励和引导大众在日常生活中选择更营养健康的产品。国际上,不同形式的食品包装正面标识被广泛使用。比如英国政府推出的“红绿灯”制度,旨在告知消费者产品含有多少的脂肪、盐分和糖。其中,红色表示食品中含有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成分,黄色表示某种成分含量不高不低,而绿色则表示某成分在食品中含量低,有益健康,以此来帮助消费者在食品的营养成分上更好地做出选择,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推动精准营养普及:精准营养是必然趋势,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个性化的营养“处方”。目前,更多的“处方”获得途径主要是医院营养科,需求者多集中在患有疾病等特殊人群。因此,推进精准营养的普及,需要进一步简化流程,让更多人主动寻求营养“处方”,并更易获得,使精准营养在改变饮食习惯中发挥重要作用。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从娃娃和掌勺人开始紧抓健康饮食教育,把握好食育进校园、进家庭两个关键环节,加强主流媒体和权威机构的食育宣传,加大主流科普团队培养。“科普教育要注重权威性和准确性,避免误导产生不良影响,这也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与约束。”程广燕表示。
责任编辑: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