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07 13:28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近年来,全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屡有发生。分析此类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可以发现,主要系餐饮服务商资质标准不高、原材料质量安全把关不严、招投标管理缺乏科学性等问题。
2024年,国务院食安办与教育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今年,中央纪委要求,继续深化“校园餐”等方面突出问题治理。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陆续出台系列文件,要求在主体责任、食品安全及膳食经费等突出问题上整治规范,并支持推进校园餐阳光采购、集采统配、智慧监管、资金统筹、食安保障等各项具体措施落地,为校园餐产业提质升级指明了方向。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洪氏集团副主席洪明基建议,多举措高标准建设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一是科学合理制定学生餐最低标准。根据卫生健康部门制定的学生餐营养搭配建议,各地方政府结合物价水平及家长等各方意见,由属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校园餐最低标准,各学校在此标准上制定经2/3以上家长同意的年度餐标,对确实困难的家庭参照本市相关规定予以补贴。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以补贴提高学生餐标准,从而带动本地区高质量供应链建设。
二是建立以高质量竞争为导向的招标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可借鉴《校园餐饮服务管理企业服务能力评价指引》(T/CCFAGS 043—2023)和《校园食材供应链服务企业服务能力评价指引》(T/CCFAGS 044—2023)标准内容,要求投标单位提供第三方实证的资质证明文件,分级引进具备高质量管理能力的企业参与竞标。
三是制定校园餐饮食材供应链标准和服务商目录。由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制定校园食材供应链(阳光采购平台)标准,将符合标准的生产企业、批发零售企业、综合食材供应商、电子商务平台等纳入《校园餐饮食材服务商公共采购目录》,引导集体用餐单位按目录招标采购。
四是开放社会餐饮单位加入校园餐供给。大型连锁餐饮、便利店、超市等企业的中央厨房和供应链系统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的供应能力,学校引入社会品牌餐饮企业既能满足学生的喜好,减少学生餐浪费,更能产生“鲇鱼效应”,促进行业高质量竞争。
五是提高校园餐饮服务管理效率。建议学生餐经费采取银行信用账户管理的方式,服务商按合同约定、付款凭证等按约按时收付款。把食品合格证明文件统一转换为电子票证,实现无纸化高效流转、查验和存储。
责任编辑: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