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21 15:38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本报记者 李洪华 崔斌伟 张伟东)食品为媒,盛会为窗。5月16—18日,第十七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以下简称“食博会”)在河南省漯河市举办。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3个省市的856家食品企业参展,约15万人次观展,共实现贸易成交额423.98亿元。
数据显示,多年来,漯河食品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始终位居河南省榜首。2003年以来,漯河市通过举办食博会,促进提升了城市综合管理效能,推动了食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步伐迈得坚实有力。据漯河市委书记蒿慧杰介绍,漯河作为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食品研发基地和食品加工业集聚地,是全省万亿食品产业的重要支撑。
搭平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初夏的漯河,林秀花艳、生机盎然。本届食博会开幕前夕,“欢迎您到漯河看食博会!”成为漯河人在外地与朋友的握别邀言。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霄对此深有感触:“邀请朋友客商来食博会来走一走,品品漯河美食、看看漯河风景、谈谈经营业务,既能交流感情,又能促进合作。”
据统计,本届食博会人气爆棚,展览面积4.5万平方米,2300个标准展位人潮涌动;参展产品涵盖休闲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面制品、酒类、食用油、食品机械等8大类5000多个品种。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食博会上双汇参展产品达400余种,再次成为关注焦点。17年来,双汇与食博会始终同城发展、相互促进。通过食博会,双汇不仅向消费者、向社会展示了产品、展出了形象、展现了实力,同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实现了从漯河走向全国,从国内走向国际。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姜明表示,2003年以来,漯河市立足产业优势,把食博会从一个区域性的小型节会培育成为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大型综合性展会,单届贸易成交额突破400亿元,为食品生产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
目前,漯河食博会已经成为食品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曾获誉“十大产业展览会”“中国会展产业金手指奖——最具品牌价值展览会”。特别是自2018年以来,漯河市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对展会实行全面市场化运营,进一步增强了展会发展活力。
10多年来,漯河市充分发挥食品产业特色优势,通过举办食博会,扩大“中国食品名城”的影响力,加速了食品产业优势资源向漯河集聚,不断为该市食品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每年的食博会,漯河市都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作为衡量食博会成败的重要标志,动员全市上下积极行动,持续深入开展大招商活动,以食博会为平台,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提升漯河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培育漯河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食博会既是一个平台,也是一张名片,不仅加强了漯河食品工业与全国食品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了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是提升了漯河的名气、人气、财气,叫响了漯河制造。”姜明评价说。
凝实力形成肉业等五大优势产业
漯河市位于华北平原西南边缘地带,沙河之滨,在历史上先后分属于如今的两个辖区召陵和郾城。时至元代,因沙澧河相汇处河湾状似海螺,因而得名螺湾河镇。明嘉靖三年,改螺为漯。
实际上,历史悠久的漯河市,与食品行业有着长久的渊源。在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的酿酒遗留物,将人类酿酒史追溯到了9000多年前。如今,凭借着漯河市便捷的交通网络、漯河市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漯河硬是在资源优势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打造出中国第一个食品名城,培养了多个食品界的“世界名牌”。
全球最大的猪肉制品跨国公司双汇集团是漯河市的一张耀眼的名片。“一根火腿肠带火一座城”更是被业界赞叹。在中国市场上,每10根火腿肠有5根来自漯河双汇;在香港地区,漯河生产的肉制品占全港总需求量的25%以上;在北京,来自漯河的肉制品、无公害蔬菜占近20%……双汇的发展壮大,让一直默默无闻的漯河市走进人们的视野。
就在“双汇”风靡全国的时候,一位年仅20岁的湖南平江小伙子刘卫平来到了漯河市。那时的平江小作坊,流行做一种以面粉为原材料的麻辣味面筋零食。刘卫平看中了漯河市便捷的交通、丰沛的农产品资源以及当地政府对食品工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决定斥资在此兴业。短短数年间,刘卫平在漯河市打造了响当当的卫龙辣条。
双汇、卫龙,仅仅是漯河市食品工业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除了培养本土企业,漯河市还引进了嘉吉、可口可乐、日本火腿株式会社等15家世界500强企业和统一、旺旺等56家行业百强企业。
目前,漯河形成了肉类加工、粮食加工、果蔬加工、休闲食品和饮料制造五大优势产业,以及食品包装、食品机械、食品辅料、食品物流、食品会展五大配套产业;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1/6、全国的1/60;年产销肉制品680万吨、居世界第一,日产休闲食品3500吨、居全国第一,麻辣面制品、火腿肠、冷鲜肉等单品产量居全国第一,年加工转化粮食600万吨、居全省第一。
作为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漯河市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食品研发基地和食品加工业集聚地,成为河南省万亿食品产业的重要支撑。
谋发展互融互通增强国际影响力
据本届食博会执行承办方——北京京展佳会国际会议展览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食博会围绕“邀名企、推优品、展新貌”的组展理念,亮点众多;以市场为导向,凸出专业化服务,丰富国际化元素,致力打造品牌化盛会。在本届食博会上,国外参展商备受关注。俄罗斯作为本届大会主宾国,组织近20家企业参展,茶叶、调料、果酱、糖果、蜜糖饼、民间手工艺品等参展商品门类齐全,吸引了不少中国客商驻足品尝洽谈。
会上,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农业部长科布林·阿列克谢·弗拉基米罗维奇表示,车里雅宾斯克州愿意借助此次食博会,在商业、农业及食品工业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据了解,本届食博会邀请620名重要投资商参会,包括中国内外500强企业35家,行业龙头、知名品牌企业82家,各类商协会、行业协会46家,成功签约投资项目64个,投资总额287.8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18个。同时新引进国内外500强、行业百强、知名品牌企业投资项目15个,其中食品、装备制造、医药化工、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及战略新兴产业项目突破项目总数的一半以上。
蒿慧杰表示,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漯河市将着力打造纵向、横向两大链条,拓展会展、研发、检测三大平台,完善产销对接、质量标准、监测预警、安全追溯四大体系,推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努力建成全球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全国知名的休闲食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冷链物流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行业领先的食品产业人才培养基地,致力建设国内领先优势凸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食品名城。
17年砥砺前行,17年共襄盛举。食博会因漯河而生,漯河以食博会为荣。有专家指出,在内陆小城搭一个全球食品贸易展销、采购的大舞台已经不易,更难能可贵的是,还发展成为以展会促进食品行业交流合作、创新变革、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其经验和做法值得研究与推广。
责任编辑: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