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22 15:02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本报记者 王 薇)日前,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品牌日”——2019年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食品行业分论坛活动上,与会专家与娃哈哈、江中、今麦郎、盼盼等多个品牌食品企业代表围绕品牌建设畅所欲言,就中国食业的自主品牌成长之路分享经验、探讨发展。
中国食业自主品牌成长道路的反思和期待
“我们需要中国食品工业的自主品牌,就像自家的孩子总想吃‘妈妈的口味’。”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说:“口味是一种文化,是跨越时间和地域而长久留存的文化基因。”中国人在历经30余年东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交融后,仍回归到延续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孟素荷在此次食品行业分论坛活动上以“品牌与创新”为主题发表了演讲,用“四大因素、三支主力、两道门槛、一条大道”,凝练出对中国食业自主品牌成长道路的反思和期待。
四大因素
孟素荷说:“回望发展之路,收入水平提升、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城镇化和新动能等四大因素助推了中国食品工业的高速发展。”她指出,人们在不同阶段对食品有着不同的需求。相较于国民人均GDP791美元的1998年,国民人均GDP达到9805美元的2017年,人们对食品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阶段的需求特征分别是:1998年的温饱型,即主食加工与基础原料;2017年的健康型,即安全与健康的食品、传统回归。“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在35年中快速跨越,使中国食品企业家有了难得一遇的发展空间和自主品牌发展成长的沃土。”
城镇化是中国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最大动力。200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是36.22%;2018年,达到59.58%。
此外,新动能带来了新行业、新的增长点。例如,速冻食品业,GDP人均3000美元后其产值从20亿元到2018年的2940.1亿元,实现了147倍的成长;乳酸菌行业,从2002—2018年的16年间,产值从40亿元发展到800亿元,完成20倍的成长;“草根”食品——辣条,从湖南平江起家,到2018年产值400亿元,实现了从0到400的成长;黑芝麻——从最边远的广西起家,用最朴实的产品,填补了中国糊类食品的空白。“这些中国食品工业的新增板块,从产业结构上实现了中国食品工业整体的增容、增量、增值。”孟素荷如是认为。
三支主力
孟素荷分析了中国食品工业品牌竞争的三支主力。一是外企国际品牌的先导。最早导入食品品牌战略的是外企,而在这一与国际品牌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中国优秀食品企业,由此具备了国际竞争力,成为中国自主食品品牌的领军者,如娃哈哈、伊利等。二是本土品牌的培育。在历经多轮淘汰后,一批优秀的本土自主品牌企业形成了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差异化优势。这一类型的企业主要为民企,如盼盼、三全、安琪、飞鹤、恒顺、克明等。这些企业构成中国食品工业自主品牌的主体,具备了走出国门的实力。国企如光明集团、首农集团、中粮等,在近十年来的整体出击中,市场表现出色,承担着稳定市场的重要角色。三是港台食品企业的竞争与互补。这些食品企业在对中华饮食文化有充分的认同与理解,在“大水养大鱼”的良好环境中,抢占了发展先机。进入2018年,统一、康师傅、旺旺、大成等优质企业已在大陆生根,龙凤则被三全收购。而香港的美心集团、李锦记等企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两道门槛
“尽管还要越过万水千山,但中国内地食品的自主品牌企业,已从整体上进入到与国际和港台品牌逐渐并行的重要阶段。越是深具传统饮食文化优势的领域,优势越明显。”孟素荷如是认为。
孟素荷提醒,我国食业健康转型目前已进入“深水区”。就我国食品工业的整体发展而言,自2008年开始行业增速下跌,2018年食品工业增速为5.7%,为30年来最低值。“大树不可能永远向上成长,树根不可能无限向下延伸,快速发展35年后,我国食品企业正面对成长空间变小、规模效益弱化、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降低的天花板。”孟素荷如此比喻。
孟素荷谈到,从纵向主干型的发展,转变为向侧翼枝干型的多元化延伸,从追求数量到追求利润,每一个企业面对新的市场环境,需要跨越两道门槛——产品的健康转型与品牌的风险管理。食品行业的健康转型是大趋势,企业应顺势而为。食品工业向“营养+环保”的转型,亦是全球趋势。她提醒,在中国食品工业的健康转型中,企业创新是个性化发展,而国家政策的落地,将会对整个食品行业下一轮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我们需从整体上合力跨门槛。例如,“营养标签”的实施,应尊重国情。“最优选择不是最佳选择”“不要急着做事,而是把事做正确”。重大营养政策的出台,需与行业充分沟通后实施。但不论如何,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安全是基础,营养与健康安全才是终极目标,企业一定要尽早做。
对于品牌危机管理,孟素荷认为,品牌是一把双刃剑,在成就价值的同时,也具备局部快速株连整体的传染性特征,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如美国福喜事件)。因此,增强对品牌风险防范的忧患意识,建立主动的品牌危机管理模式,构建危机防控的“防火墙”至关重要。
一条大道
“用科技创新拥抱食品产业的健康转型。”孟素荷说,食品作为营养的载体,在国家“健康中国”导向的引领下,食品工业已快速进入转型与价值提升的新阶段。年轻的中国食品自主品牌,将在这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中各领风骚,创造辉煌。而光鲜背后的支撑力则在于长期的科研投入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与企业的有效结合,是一条坚实的大道。
责任编辑: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