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11 14:22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日前,以“营养健康保民生 共筑美丽中国梦”为主题的2019品牌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旨在推动中国健康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与会专家围绕品牌建设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相关主题进行了探讨。
近年来,大健康产业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专家预测,2020年,我国健康产业总规模将突破8万亿元,2030年将突破16万亿元。
随着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赋能健康产业同样是高科技从业者关注的重要内容。中国卫生信息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金小桃认为,智能化和创新是重中之重,科技赋能将为产业带来重要提升,产业发展将呈现国际化、标准化、融合化等趋势。尤其在国际交流中,通过品牌战略的实施,实现产业共建、共赢、共享。同时,消费者的选择趋向多样化,也倒逼产业进行创新。“可以说,企业的成败在于企业的品牌,有自主品牌的企业,才能站到产业链的高端,才能有话语权。”
在品牌形成的过程中,企业不可缺少的是工匠精神。与会专家表示,工匠精神应当以诚信为基础。只有从制度抓起,讲求诚信精神,品牌才能得到更好发展。
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品牌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如何实现品牌国际化是行业面对的难题。对此,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刘兆彬表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在追求品牌、品质的同时,还要务实。他认为,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短期来看,开发优质产品会使得成本增加;但从长远发展而言,质量提升会转化为品牌的溢价优势,是赢得消费者忠诚度的可靠保障。
新时代对食品品牌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2019年中国食品产业的发展已经呈现出食品属性的根本颠覆,产品单一属性叠加多维情感属性及大健康属性,品牌已经不是新生代消费群体选购的首要选项。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品牌发展是产业不断成长的动力,只有从业者集智聚力,紧密团结,共同协作,大健康产业才能更加持久有序的发展。
责任编辑: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