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01 16:02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拥有健康基因的益生菌产品市场增长迅猛。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促使大众对自身的健康更加关注,消费诉求越发聚焦于健康,益生菌产品的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来自调研机构ZION Marke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益生菌产业的产值将超过77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将超过25%。
8月19—21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支持的第十五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此次研讨会以“科技塑造益生菌行业未来”为主题,汇聚食品科学、益生菌与健康领域行业专家学者、媒体,共同探讨时代科技创新与益生菌产业发展。来自江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40多所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养乐多、杜邦营养与生物科技、伊利、君乐宝、艺康等50多家企业代表近500人参会。研讨会亮点纷呈,其中,养乐多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创办于10多年前、延续至今的消费者课堂引人关注。同时,养乐多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展开的研究也以报告形式精彩呈现。
持之以恒的消费者健康教育 寓教于乐,普及健康“肠”识提升消费认知
多年来,养乐多除了专注于科学基础和应用研究外,科普工作也被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
此次研讨会期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携手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以“益菌衡,唤启肠健康”为主题的消费者课堂,吸引了近百位相关领域专家、营养师、媒体、江苏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及市民参与。通过最新研究成果分享、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与会者亲身体验科普的乐趣,收获健康“肠”识。
“益生菌产业正凭借其健康内涵成为带动我国食品工业健康转型、逆势上涨的主力之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邵薇在致辞中表示,经历疫情,大众对于自身健康更加关注,也有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关注益生菌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益生菌产品的消费需求明显增长。相比去年,今年“618”当天,在京东这一个渠道中,益生菌产品的销量就增长了350%。
邵薇表示,益生菌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以及消费者的科学认知。将益生菌的科学知识以科技界共识的形式总结出来,通过面对面的方式传递给消费者,成为当前科普工作的重要方式。学会自2009年开始与养乐多公司共同举办消费者课堂活动,号召更多的专家来为消费者们进行科普。“益生菌的科学研究与科普传播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形成完整的闭环体系,益生菌的科技与科普动力才会被充分激活。”邵薇说。
消费者课堂是一项贴近社会大众的科普活动。为了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到益生菌领域前沿资讯,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传递,活动特别邀请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副教授杨瑶做了关于“益生菌与肠道健康”的主题演讲,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赵亮介绍了最新研究成果——益生菌干酪乳杆菌代田株(LcS)调节肠道代谢改善功能性便秘的机制,强调了益生菌对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积极作用。演讲结束后,专家还与现场观众展开了面对面的交流互动,现场氛围热烈。
“从第一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开始,养乐多就一直支持科普工作,至今已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合作开展了十余场消费者课堂活动。”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平野晋在活动中深有感触地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科普平台,能够加深公众对益生菌、肠道健康及身体健康的认知。养乐多创立80多年来,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安心、健康、美味产品的同时,一直以传递健康知识、普及益生菌健康理念为事业核心。“经历疫情,大众对于健康及免疫力的关注度有所提升,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认可养乐多的益生菌健康法。”
活动现场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最强第2大脑”“肠”识挑战赛。通过知识竞答的方式,历经层层比拼,最终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荣获“最强王者”称号。在寓教于乐的科普活动中,参与者收获了丰富的礼品与满满的健康“肠”识。
同往年一样,和消费者课堂气氛同样热烈的是国内外益生菌食品生产企业在会场外设置的展台。在养乐多展台,经典款的小瓶装养乐多产品和生动形象的科普介绍,吸引了不少与会者驻足品尝和询问。正是这种深入的交流互动和科普展示,让养乐多在中国市场扎下了根,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平野晋表示,后疫情时代,养乐多将继续携手专业机构、学术团体,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不断证实LcS的科学性与安全性,并通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汇聚并传递益生菌领域的前沿知识,让消费者理解益生菌的健康作用,关注肠道健康,一起“益菌衡,唤启肠健康”。
扎实精进的基础研究探索 短期摄入LcS有益于HIV感染儿童改善免疫及营养
在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带来了多个精彩报告。养乐多本社中央研究所研究管理中心所长长南治博士作题为“短期摄入益生菌对HIV感染越南儿童的免疫特征和菌群易位的影响”的报告。
长南治介绍,I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感染CD4+细胞,并且肠道相关的淋巴组织(GALT)是最大的HIV复制位点和储存库。早期HIV感染涉及GALT中CD4+T细胞的明显破坏,尤其是Th17亚型。这会加剧肠道黏膜的免疫和机械屏障功能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微生物产物从胃肠道向全身循环进行转移,这将导致全身免疫的慢性活化,进一步破坏免疫平衡以及全身性的CD4+T细胞消亡。抗反转录病毒疗法(ART)可在1-3年内成功抑制HIV病毒复制并诱导外周血CD4+T细胞恢复。长南治强调,即使在长期的ART治疗后,ART诱导的GALT中CD4+T细胞恢复要比外周血中的慢得多,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也仍然受损。这些发现表明,需要新颖的治疗方法来恢复HIV感染患者GALT中的Th17细胞。
“益生菌和益生元通过作用于肠道上皮组织和GALT,增强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长南治说,此外,研究证实LcS与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有关,并且显著降低接受ART治疗的成年HIV感染者体内的TGF-β、IL-10、IL-12和IL-1β的mRNA水平。
在这项研究中,日本金泽大学的市村教授及其同事研究了LcS对HIV感染儿童的免疫特征和肠道菌群易位的影响。这项前瞻性研究在越南招募了80名参加者,年龄在 2—12岁。所有儿童每天饮用含LcS(6.5x109cfu)的发酵乳,持续8周。在摄入LcS的前后,采集血液和粪便样本进行病毒学、免疫学以及细菌学分析。研究发现,摄入LcS后,两个HIV感染组的外周血中CD4+T细胞和Th2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加。Th17细胞数量在全部3个小组中均有增加。【ART(+)组】和【HIV(-)组】的调节性T细胞数量降低。【HIV(+)组】中活化的CD8+细胞从27.5%降至13.2%(p<0.001)。【HIV(+)组】的总胆固醇和空腹血糖升高,【HIV(+)组】和【ART(+)组】的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降低。各组均未显示出血浆中细菌16S/23S,rRNA的基因检出率有明显改变。LcS摄入期间,【ART(+)组】的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HIV(+)组】的乳杆菌数量,以及【HIV(-)组】的奇异菌属和乳杆菌数量,与LcS摄入前相比都有显著增加,并且摄入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这些发现表明,短期摄入LcS是一种较安全的支持方法,对HIV感染儿童提供了免疫学、病毒学和营养学方面的益处。
长南治表示,研究发现,摄入含LcS的乳制品对于身高、体重和其他临床指标也有影响。HIV感染的两组儿童,身高、体重和总胆固醇在摄入含LcS的乳制品期间均有升高;未接受ART治疗的HIV感染儿童和空腹血糖水平也有升高,其数值接近接受ART治疗的儿童和没有感染HIV的儿童。这表明摄入含LcS的发酵乳有益于HIV感染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改善。据了解,此项研究由越南河内国家儿童医院、金泽大学和养乐多本社中央研究所共同实施。
益生菌产业被业内普遍看好乃至被定位成食品行业后疫情时代的“增速引擎”,对此,平野晋表示,现在疫情在中国趋于平稳状态,但在全球来看,疫情仍然在持续中。“疫情发生后,我感觉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慢慢改变,会更加关注健康和免疫力的相关话题。养乐多创始人代田稔博士于1930年强化培养出干酪乳杆菌代田株(LcS),80多年来养乐多初心不变,将秉承代田博士的理念,继续进行益生菌相关研究,同时向公众传递具有专业性、科学性的肠道健康知识。”
专家观点
平衡菌群 合理膳食和摄入活性益生菌产品并重
“肠道菌群与健康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哪些方式可以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在消费者课堂上,与会者踊跃提问。对于这些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赵亮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解答。
赵亮介绍,肠道菌群与健康关系非常密切。在人体最大黏膜免疫器官肠道中,存在着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肠道菌群不仅数量多,种类也非常丰富。有研究发现,人体肠道中菌群种类有上千种,其组成非常复杂。简单来说,肠道菌群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杆菌,此类菌能够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同时维持肠道上皮的正常功能;第二类是有害菌、致病菌,此类菌与肠道上皮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第三类是中性菌,此类菌数量非常多,平时在肠道中稳定存在,但当人生病时,其数量就会变化,对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肠道菌群平衡?赵亮谈到,一方面,要做到均衡膳食,保持健康生活状态。对肠道菌群影响最大因素之一就是膳食因素。高油、高糖、高脂饮食容易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加剧糖尿病和肥胖发生。因此,要保持肠道菌群平衡,需每天摄入一定的膳食纤维。要保持每天摄入一定量的蔬菜及一部分粗粮,如红薯、小米等。另一方面,可以摄入一些活性益生菌产品。这些产品中含有活性乳酸菌或双歧杆菌,有证据证明其对肠道健康有益。
“以上是保持肠道健康简单易行的两个方面。因为肠道菌群的复杂性,对于肠道平衡和健康研究还在不断深入。随着研究的深入,将会有更多的科学证据证明肠道菌群和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希望大家能够多关注肠道健康。”赵亮如是说。
南京师范大学杨瑶副教授则介绍了肠道健康的重要性。她表示,肠道健康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肠道是人体最大加油站,人的一生当中所摄入食物都要由肠道处理,所以99%的营养物质要由肠道吸收。第二方面,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人体总量70%免疫细胞、70%IgA免疫球蛋白分布在肠道,95%以上的感染性疾病与我们的消化道相关。第三方面,肠道是人体最大排污厂,80%以上毒素是经肠道排出体外。
谈到如何挑选有助于肠道健康的益生菌产品时,杨瑶指出,无外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看包装上产品名称是否属于活菌型产品;二是看配料表是否标注活菌数量;三是看保存条件是否需要冷藏;四是看保质期的长短,活菌型乳酸菌乳饮品的保质期一般在30天左右。
责任编辑: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