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抗疫保供 凝聚中国乳业硬核力量

发布时间:2020-09-16 17:01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今年消费市场因疫情受到较大冲击,成为经济恢复的薄弱环节,但是,中国乳业恰恰凭借多年来抓质量、强研发、重创新等打下的坚实基础,在疫情期间研发出多种质高、营养、美味并举的乳制品。乳制品企业积极落实国务院“六稳”“六保”政策,在全国各个行业中率先复工复产。乳制品行业的主营业务销售收入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4.43%,在食品工业各行业中取得亮眼成绩。

  危难中彰显自身的担当与价值,凝聚中国乳业力量,乳制品企业充分发扬中国乳业精神:爱国敬业、团结实干、追求品质、学习创新、诚信进取、报效社会。在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的同时倾其所能积极捐款捐物,克服重重困难,把大量乳制品、营养品和资金及时送到抗疫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重要支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乳制品行业捐款捐物捐资金近70亿元,与全国人民一同谱写了共抗疫情的动人篇章。

  与此同时,乳制品企业奋力赶超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多年的不断努力,中国跻身世界乳业强国之列。在2020全球乳业20强榜单中,伊利和蒙牛两家中国乳企名次再次攀升,分别位居第五、第八位,中国乳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中国乳业首个行业盛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二十六次年会暨2020年中国(国际)乳业技术博览会于9月11日在北京开幕。来自主管部委领导、世界乳业发达国家行业组织代表和国内及国际乳制品生产企业、相关服务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企业家、专家、管理人员、媒体代表等近百人出席会议,共商乳业大计,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乳业的机遇与挑战。开幕式以线下会议线上直播的方式举行,2020年中国(国际)乳业技术博览会也在云端开展,年会将持续到9月17日。

  9月11日下午,第二十六次年会开幕式暨2020中国全球乳业(CGD)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市场稽查专员毕玉安、海关总署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TBT研究部主任焦阳、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二级调研员卫琳等主管部委领导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大会得到国际乳品行业的高度关注,国际乳品联合会主席朱蒂斯·布莱恩斯、法国农业食品委员会主席艾力克·甘德、美国乳品出口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汤姆·维尔萨克、澳大利亚乳业局总裁大卫·纳逊、爱尔兰食品局中国区总经理苏礼文以及乌拉圭国家奶业协会主席阿尔瓦罗·拉彼多发来视频贺词。来自国内外的十余位权威专家、优秀企业家发表现场演讲。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国际乳品联合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吴秋林致大会开幕辞。会议由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际乳品联合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美菊主持。

  大会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任发政,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原副司长张志强,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原理事长、国际乳联中国国家委员会名誉主席宋昆冈以及来自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美赞臣、飞鹤、完达山、贝因美、澳优等企业代表发表主题演讲。

    抗疫情保民生 彰显中国乳业精神

  今年年会以“发扬中国乳业精神,凝聚中国乳业力量”为主题。何谓中国乳业精神?刘美菊表示,多年来,我国广大乳品企业在党和国家领导的关怀下,在各主管部委的严格指导下,不畏困难,品质当先,依靠科技创新,努力赶超国际水平。特别是在2020年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役中,全行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为保民生,努力复工复产,专家走上一线,宣传乳业、科普知识,充分展现了中国乳业的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向全国人民诠释了中国乳业精神的内涵,即爱国敬业、团结实干、追求品质、学习创新、诚信进取、报效社会。

  吴秋林在致辞中谈到,在此次对抗疫情的过程中,广大乳品企业全体动员,急抗疫之所需,积极捐款捐物,克服重重困难,把抗疫工作急需的大量乳制品、营养品和资金送到了一线,有力保障了新冠肺炎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健康。据不完全统计,抗疫期间,我国乳制品行业捐款捐物捐资近70亿元,彰显了中国乳业精神,践行了乳企社会责任担当。

  高延敏表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我国乳制品企业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在最短时间实现了复工复产、保障乳制品市场的供应,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重要支撑。与此同时,全球乳制品行业面临着市场销量萎缩的处境,许多国家出现了倒奶的现象,我国乳制品企业为了维护广大奶农的利益,坚决做到应收尽收,为保证产业链的健康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工信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广大乳品企业积极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复工复产,不仅为合作牧场供应商提供免费的扶持资金,还积极梳理产业链的堵点、痛点、难点,采取多种措施,帮助配套中小企业尽快复工达产,充分体现了产业链龙头企业的责任担当。

  卫琳认为,当前,中国奶业上下游利益连接不紧密的问题依然突出,整体行业竞争力和乳品消费水平均有待提高,奶业振兴仍面临诸多挑战,光靠照搬国外的经验做法和传统做法很难解决。需要企业、行业、政府形成合力,迎难而上,久久为功,以共赢理念发挥中国乳业的智慧,特别是注重做到讲诚信、重契约,加强上下游合作,把乳制品市场这块蛋糕做大,把共同利益做大,营造公平有序竞争的共赢发展环境。

  “上游养殖环节要考验内功,扎扎实实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不断提升产业素质和现代化水平;在加工环节不断提升乳制品生产技术水平,不断优化乳制品结构,增加拥有自主产权、核心技术;从供给方面给消费者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类型,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形成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质量新优势。”卫琳说,希望中国乳业人能继续发扬中国乳业精神,凝聚中国乳业力量,将中国乳业精神内化为质量和效益,外化为品牌和竞争力,共同推进奶业振兴发展的新局面。

      乳业逆势增长把握转型升级关键期

  会上,宋昆冈作了题为《乳制品行业2019年回顾及2020上半年运行情况》的报告。他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但乳制品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不仅把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而且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产量、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仍然有可观的增长。

  “长期以来,我国乳制品紧盯国内市场需求,深耕国内市场,是内需带动发展的典型行业之一,也是下一步国内大循环带动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的重点行业之一。”高延敏介绍,今年以来,背靠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我国乳制品行业顶住了疫情冲击,取得了较好发展成就,上半年营收接近两千亿元,同比增长4.43%,是为数不多的实现营收增长的行业之一。尤其是在刚刚发布的全球乳业20强榜单中,龙头企业排名进一步靠前,表明了我国乳制品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正在进一步增强。

  乳制品质量安全仍保持稳定向好的态势。数据显示,2017—2019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抽检的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总体合格率均在99%以上,2019年乳制品合格率达到99.7%,婴幼儿配方乳粉合格率达到99.8%。2020年上半年,婴幼儿配方乳粉合格率达到99.9%,违法添加三聚氰胺连续11年未检出。毕玉安表示,乳制品生产企业管理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生产设备设施硬件条件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发达国家的水平,乳制品产业的集中度、企业的规模化、产品的多样性、品牌的信誉度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另外,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进出口贸易造成一定影响,但乳制品进口情况依然逆势上涨。海关总署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TBT研究部主任焦阳介绍,今年1—8月进口乳品共220万吨,货值达到83.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6%和4.9%。焦阳认为,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食品农产品进口贸易特别是乳品贸易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中国乳业距党和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毕玉安指出,当前,我国乳品产业还处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历史时期,消费者对我国乳业还有更高和更美好的期待,人民群众对乳制品安全还处在相对敏感期;乳制品品牌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节点,特别是产品同质化程度还比较高,乳制品企业风险交流的情况还不尽如人意,个别企业在过程监管与国家的管理要求还有差距,有些品牌的信誉度不高,国人对品牌的信心还不够足。对此,毕玉安倡议广大乳企确保食品安全底线,树立产品质量高线,打造百姓信任的品牌。

  高延敏对乳业发展提出3点建议,一是乳制品行业要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进一步丰富产品品类,重点发展婴幼儿配方乳粉、奶酪、黄油等特色性功能性的乳制品,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二是引导乳制品企业将质量安全作为生命线,进一步加强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切实提升乳制品品质和质量。三是加强乳制品品牌建设,从企业历史积淀、产品特色等方面深入挖掘品牌的独特价值,尝试将绿色有机、营养健康等消费者关注的乳制品融入品牌设计中,并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知名乳制品品牌。

  此外,年会还得到了国际乳品行业的高度关注。

  朱蒂斯·布莱恩斯在视频致辞中说,新冠肺炎疫情在乳业、国家和国际层面上影响巨大,当前全球乳业面临需求的大幅下滑和供应的减少,贸易、运输、劳动力和物流的中断以及较低的乳制品价格都是危机初期的特征。法国农业食品委员会主席艾力克·甘德谈到,法国已成为中国乳制品贸易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之一,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成为中法乳业同仁共同努力的目标。

      年度表彰中国乳业正能量“云展”线上论坛亮点纷呈

  为推动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进一步扩大乳品消费市场,鼓励并保障乳业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弘扬学术创新精神,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国际乳品联合会(IDF)中国国家委员会组织了2020年度乳业科技奖评选活动,并在开幕式上进行表彰。

  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并备案的《乳业科技奖评选办法》评审筛选,授予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的研究项目“技术发明奖”;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39家企业的研究项目“技术进步奖”。授予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64家企业“中国乳业精神模范企业”称号。

  与此同时,为了表彰多年来为乳业宣传作出积极贡献的新闻媒体人,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授予本报记者蒋梅及新华社瞭望智库、新华网、央广网、中国经济网等媒体的7位媒体人“中国乳业宣传大使”称号,希望更多媒体人为中国乳业的健康发展发出有影响力的声音。

  作为年会的重要内容,2020年中国(国际)乳业技术博览会在“云端”亮相。“尽管重庆现场展览的招展工作已接近尾声,有200多家中外企业积极报名参展,展览的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也已经确定,但是我们果断决定将现场展览改为云展。”刘美菊说,博览会充分发挥云展“成本低,关注度高、传播范围广”的优势,弥补不能面对面情感交流的缺憾,将云展与新闻宣传有机捆绑,以增加展商的展示效果。

  据了解,本次云展是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在疫情形势下创新的展会方式,这一方式也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参展企业不仅有国内企业,还有来自日本、瑞典、美国、法国、德国和英国等国家的企业积极参与。他们带来了世界先进的乳业技术成果,其中包括乳制品生产加工机械、包装灌装机械、泵阀流体设备、检验检测设备、包装材料及印刷、配料和添加剂等最新的技术信息,尤其是代表中国乳业制造水平的乳粉包装、低温奶灌装、无菌奶灌装等装备。除此之外,节能环保、产品质量电子追溯系统,快速检验技术与设备,产品在线检验技术等也是本次云展的亮点。在生产配料方面,除了大宗配料外,乳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糖醇类功能配料、脂肪类功能产品、益生菌素粉、发酵菌种等新型发酵剂等种类齐全。

  除了主论坛,主办方还组织了乳业供应链与奶源管理发展论坛、益生菌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发展论坛、婴幼儿早期营养研究发展论坛、乳品科学与营养创新研究发展论坛、爱尔兰乳业科技发展论坛、乳品消费及市场国际化发展论坛、乳制品企业生产保障体系及法规标准论坛,为与会代表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 


责任编辑: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