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11 10:26 来源:中国食品报
一提到“果汁”,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会是新鲜、营养、健康之类的词语。相较于吃水果前清洗、削皮等繁琐步骤,一杯浓缩各种水果的鲜榨果汁,确实方便不少。打开社交平台,各种包装精致的“网红果汁”层出不穷,俨然成了当代人崇尚“健康生活”的一种时尚消费,以“果汁”为关键词搜索,女孩们更是将它和减肥、瘦身、排毒等词关联在一起。而对于食品制造商和广告商来说,也乐于利用“水果有益健康”的共识,营造一种果汁同样“健康又美味”的印象,他们在广告中强调水果的图片或维C的字眼,仿佛喝完果汁就是吃到了水果本身。然而,专家提醒,对于包括果汁在内的水果类制品要科学看待。
在纪录片《新鲜水果的冒牌货》中,营养学家表示,果汁的加工过程,要经过清洗去皮、压榨、巴氏杀菌等流程。其中,所提到的一些杀菌过程,瞬间温度可以达到100℃以上,因此,天然维C也会被破坏不少。水果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如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物等都会流失很多。到制成果汁时,水果中所含的维生素C已经不到5%。另外,为了便于储运,还要将纯果汁进行浓缩,例如,采用物理方法将果汁中的大部分水分除去,制成浓缩果汁。在后续的生产中,再加入相同比例的水制成纯果汁,即所谓的“浓缩还原果汁”。
除了鲜榨果汁,如果是果汁含量仅有10%的果汁饮料,那么维C含量就更低了。除了名不副实的“维生素C”含量,更让人担心的则是果汁中的糖分。这些来自于水果的果糖,正是造成过度肥胖等疾病的隐形推手。苹果汁、橙汁的含糖量在8%以上;而葡萄汁的含糖量甚至可高达15%—20%,是普通甜味饮料含糖量的2倍。而商家们为了增加果汁的甜度,往往还会向果汁中添加大量的糖。喝一杯纯果汁,相当于“喝”进去了20克—40克的糖,而其中含有的热量甚至比一罐可乐还要高。更令人担心的是,水果中所含有的糖分是果糖,而人类的脑部、肌肉与其他组织,都无法直接利用果糖作为能量来源。果糖只能在肝脏中进行代谢,其中一部分因此转变成能量,多余的则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尿酸、脂肪与胆固醇。最后,经过一连串的化学作用,果糖成了甘油三酯,最终在肝脏里形成脂肪肝。
即使是百分之百含量的鲜榨“果汁”,其中的含糖量也不容忽视。一项相关研究发现,早餐喝果汁的儿童超重或肥胖的概率是不喝果汁儿童的1.5倍。美国儿科协会(AAP)则在2017年拉出黑名单,明令禁止1岁以下的儿童喝果汁。与完整水果相比,果汁不具备营养优势。一个完整的水果,比鲜榨的果汁能保留更多的膳食纤维和营养,同时所含糖分比同样重量的果汁要少得多。
责任编辑: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