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技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8 11:01    来源:中国知网

    当前,加快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系统分析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围绕 “打基础,管长远”总体要求,研究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精品形象、促进市场机制、提升国际竞争力等 4 个方面的产业战略布局,对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食品是我国的一项开创性事业,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创建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建立了一套特色鲜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打造了一个代表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公共品牌,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给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代农业建设进入关键时期,食品消费结构也进入加快升级转型阶段,迫切要求绿色食品承担新任务,发挥新作用。因此,在认真总结绿色食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对于构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产业发展已具一定规模

    截止 2014 年底,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 8 700 家,产品总数达到 2. 1 153 万个。2010 2014年,绿色食品企业和产品年均分别增长 8% 6% 。绿色食品产品日益丰富,现有的产品门类包括农林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畜禽、水产品及其加工产品、饮品类产品、其他产品等 5 个大类、57 个小类、近 150个种类。同时,全国已创建 635 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分布 24 个省、市、自治区,基地种植面积 1 067 hm2,产品总产量达到 1 亿 t。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企业总数达到 97 家,产品达到 243 个。

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多年监督抽查结果表明,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2014 年达到 99. 54% 。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全国已有 291 家国家级、1 334 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绿色食品开发,分别占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总数的 30% 15% 左右。品牌影响日益扩大,在国内大中城市,绿色食品品牌的认知度超过 70% 。绿色食品品牌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丹麦、芬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发展了一批绿色食品产品,总产量超过 100 t

产业发展效益日益显现

    发展绿色食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据市场调查,绿色食品售价平均比同类普通产品约高 20% 。依靠绿色食品品牌优势,通过优质优价,大多数企业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并通过原料基地建设带动了农民增收。2014 年,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对接企业 2 310 家,带动农户 2 010 万户,每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超过 10 亿元。绿色食品产品国内年销售额达到 5 480 亿元,出口额达到 24. 8 亿美元。通过产地环境监测、评价和投入品管控,有 3 333 hm2的农田、果园、茶园、草场、林地、水域受到保护,其中,农作物种植业面积达到 2 133 hm2

产业发展制度体系基本完善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农业部 《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推动绿色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农业部已发布绿色食品各类标准 126 项,整体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地方配套颁布实施的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 400 多项,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更加完善。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审查程序和技术规范不断补充和修订,绿色食品企业年检、产品抽检、市场监察、风险预警、淘汰退出等证后监管制度已全面建立和实施,以绿色食品标志管理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已基本建立。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食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总量规模不大,难以满足城乡居民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目前,绿色食品实物年产量 8 982. 5 万 t,仅占全国食品 ( 包括农产品) 商品总量的 3% 5% ,其中即使产品发展较多的大米产品和精制茶产品,2014 年产量分别为 1 302. 94 t 7. 72 t,分别占全国大米总产量和精制茶总产量的 10. 0% 3. 2% 。而与老百姓 “菜篮子”密切相关的肉类、禽蛋、乳制品和水产品发展总量更少,2014 年绿色食品肉类 ( 猪、牛、羊、禽) 、禽蛋、乳制品和水产品产量分别为 30. 63 t15. 17 t9. 12 t 21. 22 t,分别占全国肉类、禽蛋、乳制品、水产品总产量的 0. 4% 0. 5% 0. 3% 0. 3%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为 3 个方面: 一是企业结构不合理,中小食品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偏多,大型食品企业偏少。截止 2014 年底,绿色食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 2 291 家,已占绿色食品企业总数的 26. 3% ; 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分别为 291 家和 1 334 家,分别占绿色食品企业总数的 3. 3% 15. 3% ,中小食品企业占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近一半左右。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2014 年,在有效用标产品中,初级产品 1. 1 416 万个,占 54. 0% ,初加工产品 6 728 个,占 31. 8% ,精深加工产品仅 3 009 个,占 14. 2% ,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较大,而深加工产品比重相对偏低。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部地区发展规模较大,西部地区发展规模偏小,山东、浙江、江苏、黑龙江、安徽、湖北 6 个省份开发的绿色食品企业数、产品数占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产品总数的 51. 3% 52. 4%

    专业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未完全形成近年来、黑龙江、北京、上海等地区加大了绿色食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步伐,相继开展了绿色食品专业流通体系的尝试,为绿色食品市场营销取得了宝贵经验。但从整体上看,目前仍缺乏全国统一的绿色食品专业市场体系顶层设计和规范管理办法,绿色食品专业市场建设还处在摸索起步阶段,专业流通体系滞后仍然是制约产业发展的 “短板”。尽管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有诸多优点,但由于对消费者的品牌深度推广力度不够,造成绿色食品有效需求不足,影响了优质优价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少数企业标准化生产不能真正落实到位,产业发展质量有待巩固提高,少数绿色食品企业的诚信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淡薄,绿色食品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没有完全建立,标准化生产措施不能真正落实,个别企业甚至存在违规使用禁用物质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整个绿色食品工作体系防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和隐患的压力增大; 少数企业在产品包装上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不规范或者违规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个别企业违法制售假冒产品,有损绿色食品整体品牌现象。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加快推进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的产品开发战略

    从工作的抓手上,绿色食品产品开发必须紧紧围绕 “菜篮子”、“米袋子”及其精深加工产品加以推进。要适应消费结构多样化的趋势,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畜禽产品 ( 包括乳制品) 和水产品,重点推动生态环境良好的草原地区发展天然放牧畜禽产品,引导大型湖泊、库塘等自然条件良好的天然水域发展绿色食品水品。积极推动饮品类产品发展绿色食品,鼓励发展深加工农林产品,重点发展食用植物油、米面加工品、果酒等。从工作的推进方式上,要积极引导各类龙头企业,重点是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食品企业、出口企业发展绿色食品,发挥其在扩大总量规模、满足市场需求、引领消费潮流、促进出口贸易中的骨干作用。积极扶持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发展绿色食品,发挥其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农户增收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在工作的布局上,要积极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西部地区,要着力促进重点地带、特色产业的发展,努力提高政府重视力度,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对东中部地区,要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和政府推动的优势,加快建设一批质量高、品牌响、效益好的绿色食品示范企业和生产基地,打造一批规模大、水平高、影响广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加快推进以精品形象为核心的品牌战略

    品牌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灵魂。精品品牌形象,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和竞争力。要始终坚持绿色食品安全、优质、环保、生态、高效的基本理念和发展宗旨,始终坚持绿色食品的精品定位,把精品理念贯彻落实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全方位推进品牌战略。要依据 《商标法》、 《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持续开展绿色食品标志的注册与保护工作,依法保护品牌的安全性和权威性,为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要按照绿色食品的精品定位水平,继续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突出 “安全、优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建立健全绿色食品全程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始终保持绿色食品技术标准的先进性。要建立健全绿色食品认证审核和证后监管制度,提高准入门槛,严格许可审查,强化证后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和规范用标,切实维护品牌的公信力和美誉度。要充分应用现代化的公共媒体,加强绿色食品发展理念、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运行模式、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品牌效应的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绿色发展、健康消费意识,不断提升绿色食品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加快推进以促进优质优价市场机制形成为目的的市场营销战略

    市场拉动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搞活市场流通是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要以促进优质优价市场机制形成、提升绿色食品品牌价值为目的,加快推进绿色食品市场营销战略,推动绿色食品进入 “以品牌引导消费、以消费拉动市场、以市场促进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轨道。要加快制定绿色食品市场推进发展规划,明确市场建设目标,创新市场发展机制,大力推动全国绿色食品专业营销体系的建设。要积极采取措施,推进 “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和地方区域性绿色食品博览会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使其成为促进绿色食品产销对接、厂商合作的专业平台。要主动争取政府支持,组织绿色食品企业参加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影响力的国际展会,促进绿色食品出口贸易。要加快绿色食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大型电商开展绿色食品电子商务工作,引导绿色食品企业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平台优势,拓宽绿色食品展示和营销渠道,提高流通效率。

加快推进以提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为目标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当前,国际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高度关注,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质量设置更高的准入门槛,这就要求发挥我国绿色食品的标准优势和质量优势,加快推进绿色食品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突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有效应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要加强绿色食品标志商标在国际上注册保护力度,在继续做好马德里体系绿色食品证明商标国际续展注册工作的基础上,加快绿色食品标志商标在欧盟、韩国及东南亚地区的注册工作。加强与国际同类机构的双边或多边合作,推动相互间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贸易规则、市场营销、认证监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外国商 ( 协) 会的合作,积极开展绿色食品的国际推介,扩大绿色食品境外影响力,着力提高绿色食品国际化发展的进程。加强与农业系统国际交流机构的合作,积极争取国际合作项目支持,大力开展境外培训和交流,学习和借鉴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产品审核认证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绿色食品质量管理体系。要加快绿色食品境外企业认证的步伐,着力培育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大企业、大集团,不断提升绿色食品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责任编辑:康冉